稀土永磁产业:转型升级下的磨练与突破

创建时间:2015-11-25 01:59



来源:包头日报  □文/苏静 图/李学飞 王顺利

稀土永磁材料因其磁特性高、耐高温、稳定性好,目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汽车、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石油化工、医疗保健、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的各种微特电机,核磁共振设备、电器件、磁分离设备、磁力机械、磁疗器械等元器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在稀土高新区,远离繁华城市中心的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内,聚集着以生产稀土永磁材料而逐渐扬名国内乃至国外的企业。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国稀土市场总体低迷、稀土产品价格持续回落的艰难形势,这里却依托着国家有关部委、自治区和包头市党、政领导以及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凭借着企业自身攻坚克难、不懈发展的责任与努力,逐渐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政策利好 提振产业信心

今年8月8日,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揭牌仪式在我市举行,包头成为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这标志着我市稀土产业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依据国家工信部、财政部批复的方案,从2015年起的3年内,国家将给予我市近10亿元的资金支持,首期3亿元资金中,稀土高新区内企业共申请到2.7亿元,预计11月底将发放到企业。

在此之前,包头市稀土新材料奖励政策已率先实施;5月,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在稀土高新区揭牌成立。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局局长安四虎介绍:“为了鼓励稀土企业发展,对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依据销售额,给予奖励,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按4%的比例奖励,抛光材料按2%的比例奖励,对全年销售量高于上年销售量的增量给予2%额外奖励,奖励资金由包头市和高新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同时,经过市政府与北方稀土的协调,对购买北方稀土原料的稀土企业实施原材料价格5%—10%的补贴,并给企业两个月的账期。”

一系列利好政策给企业带来一股强劲的春风。

今年69岁的靳树森是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研究,三十多年来对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钕铁硼情有独钟。2012年,他看中包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办到了包头,主营耐高温、防腐蚀、大规格的高性能钕铁硼,设计产能5000吨。2014年下半年企业开始试生产,今年一月份,产量只有10吨,随后便逐月增加,10月份公司产量80余吨,今年12月份将达到100吨。靳树森董事长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现在的产量不算大,但是形势很好,照这样发展下去,明年我们就能完成一期2500吨的产量,明年下半年将开工建设二期2500吨产能,到2017年底达到5000吨产能。”

在三隆金属的车间里,工人们繁忙而有条不紊地完成着一道道工序。“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人一直在加班加点,大家虽然辛苦点,但是气势很高。”董事长雷忠说起企业目前的生产情况,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

企业热火朝天的生产局面,与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三隆金属董事长雷忠说起政府的支持感慨万千,“如今全国整体的情况比较低迷,其他地区很羡慕我们这里的扶持政策。国家给的资金支持将用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投入。我们本地的扶持也力度很大,特别是和北方稀土协调给予企业两个月账期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对症下药。”钕铁硼市场的普遍做法是,下游客户要压两个月才给上游企业付钱,因此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有了这两个月的账期,就保证了资金的充足,有益于企业发展壮大。

创新升级 修炼内功

在今年8月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介绍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稀土作为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发展空间广阔。”。

今年1—10月,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交易稀土产品是2014年的5.5倍,交易额是2014年全年的3.8倍。10月份稀土产品交易量同比增长413.85%,交易额同比增长115.01%。截至10月底,稀土永磁磁体产量6368吨,同比增长27.9%;稀土永磁合金产量2729吨,同比增长3.4%;1-9月,稀土永磁材料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81亿元,同比上涨5.1%。

如今的稀土产业曙光初露,然而对于之前的艰辛,仍从事稀土产业的企业家们记忆深刻也感触深刻。

2008年,作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天和磁材响应包头市政府“打造稀土洼地,延伸稀土产业链”的号召入驻稀土高新区,设计建设年产能逾1万吨的烧结钕铁硼永磁大型生产基地。2010年底,天和磁材一期建设3000吨投入生产,正当企业满怀信心大展宏图之时,一场稀土暴涨暴跌的“灾难”不期而至。三隆金属则是在稀土整体行情最好,产业处于最高点时收购重组了高新区内的一家企业,开始做钕铁硼。但是市场还没有理顺,就开始下滑。

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它考验的不仅是企业家的智慧,更是企业家的意志。

面对出乎预料的灾难,天和磁材董事长袁文杰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研发创新,通过企业独特的研发中心,利用自制的关键生产设备和独创的制造工艺潜心研究开发出广受新能源汽车客户欢迎的DDP(重稀土扩散工艺)和DFP(零/少重稀土工艺)钕铁硼产品,因而赢得了日本、欧洲等世界重量级的汽车客户的认可,迅速抢占了新能源汽车这个广阔蓝海市场的战略制高点。同期,公司在建500吨的钐钴永磁生产线建设,致力于军工应用产品和市场的开发。

三隆金属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寻找着突破。一方面,公司坚持不停产、不放假,担当起对员工的责任,也让员工始终对企业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找准市场定位,努力开拓市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同时,公司投入400余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技术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新产品研发,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做文章,让企业能在市场立足,并逐步发展壮大。

三隆金属董事长雷忠坦言,“对于市场的剧烈变化,公司管理层确实准备不足,但是即使是在最难的时候,我们也没后悔过。”雷忠说:“包头以原料闻名,但是离市场很远。过去,包头的企业大多都做稀土上游产品,上世纪90年代做氧化物,2000年以后做金属,也就是说包头本土的一些企业也在逐渐向下游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这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使命感。业内都把钕铁硼看做是朝阳产业,它的性能好,应用范围很广,所以,我们一直对选择做钕铁硼很有信心。”

凭借着多年从事稀土产业所形成的热爱、对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包头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等各级领导的支持,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高新区内的企业苦练内功,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014年10月天和磁材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从做半成品到逐渐接触成品客户,为客户定制生产完成品,天和磁材因为直接面对成品客户,在利润提高的同时,对公司整体从管理到技术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企业也因此更快成长。今年,公司凭借新能源汽车用钕铁硼材料和军功用钐钴材料两个项目获得国家扶持资金。目前,天和磁材正在定制一条新能源汽车最先进的专用生产线设备,预计2017年投产。

金山磁材先后找国外公司完成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ISO18000质量体系认证,并完成了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为下一步与国外公司接轨奠定了基础。此外,公司每年拿出销售额的6%作为研发经费,每年要申报3至5项专利,2015年,已经申报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2016年,公司更是将申报自治区级创新中心作为企业发展的新目标。

产业集聚 打造“稀土之都”品牌

卓有成效的政策,政府贴心的服务与扶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稀土应用产业园日益为国内稀土业界瞩目。对于多家企业集中的情况,企业家们直言,“有竞争,但更多的是促进。”

天和磁材将打造成具有年营业额30-50亿元的“国际化高性能稀土永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作为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为顺利实施公司战略,天和磁材已经启动了上市工作进程。目前,天和磁材万吨生产基地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建设,可实现年产钕铁硼永磁7000吨,钐钴永磁500吨。

借助包头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的东风,天和磁材在发展风电、空调压缩机、工业电机、医疗核磁、电子消费等应用领域的的同时,重点加强新能源汽车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和军工用钐钴永磁材料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

金山磁材董事长靳树森说:“每个企业都要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就像一个大超市,有各种品类的产品,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选择。”

竞争带来的动力,也是园区内各企业更看重的。在包头本地成长起来的三隆金属对产业集聚有更大的期待,“如果只盯着园区内几家企业搞竞争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企业家应该放眼更大的格局,我们希望包头的优势不只体现在资源上,真正形成从上游到终端应用完整的产业集聚,在全国钕铁硼产业中占有更大的份额,才能与‘稀土之都’之名相匹配。”

企业家的心愿与政府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为支持稀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稀土永磁产业在稀土高新区的发展优势,在稀土高新区希望园区内,包头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正在紧张建设中。基地主要做钕铁硼配套产业,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95000平方米,规划建设28栋稀土深加工厂房和一座日处理2800吨电镀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今年年底,一期6栋电镀生产车间和污水处理厂将基本完工。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投入使用后,将为永磁产业后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浏览量:0